葶藶大棗瀉肺湯
(金匱要略七-5) 肺癰.胸滿脹.一身面目浮腫.鼻塞.清涕出.不聞香臭酸辛.咳逆上氣.喘鳴迫塞.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.
(葶藶大棗瀉肺湯方)
葶藶熬令黃色.搗圓.如彈子大. 大棗十二枚
右先以水
註解:身體的組織器官受到了感染而生瘡長膿,名為<癰>也.若感染到身體肌膚的深部,名為<丹毒>,亦可名為<癰>,今日醫學名為深部的<蜂窩性組織炎>,是一種嚴重的皮膚感染病,身體的所有組織器官,都有可能受到感染,感染到腸子,就名為<腸癰>。感染到肝就名為<肝癰>,今名為<肝膿瘍>。感染到腎則名為<腎癰>,今名為<腎膿瘍>。感染到腦則名為<腦癰>,今名為<腦膿瘍>。若是感染到肺部,乃名為<肺癰>也.<肺癰>今名為<肺膿瘍>,是非常嚴重,死亡率相當高的一種疾病.
肺臟乃身體的呼吸器官,而生命亦在呼之間而已,一氣不來,即嗚呼哀哉也!可見肺臟是多麼重要的器官,稍受感染,就會有很嚴重的證狀出現,更遑論是肺部生瘡長膿的<肺癰>呢?在<<金匱要略七-1>>曰:<~若口中辟辟燥,咳即胸中隱隱痛,脈反滑數,此為肺癰,咳唾膿血.>且在<<金匱要略七-3>>曰:<~風舍於肺,其人則咳,口乾,喘滿,咽燥不渴,時唾濁沫,時時振寒,熱之所過,血為之凝滯,蓄結癰膿,始萌可救,膿成則死.>,又在<<金匱要略七-4>>曰:<肺癰,喘不得臥,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.>,由以上諸條文,可得而知之,<肺癰>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,會有惡寒,發熱,口乾舌燥,胸中痛,劇烈的咳嗽,甚至唾膿血,導致呼吸功能衰竭,故喘不得臥也.(嚴重的肺結核,亦會產生這些證狀也.)
<胸滿脹>乃因<肺癰>,導致了心肺功能的衰竭現象且<一身面目浮腫>表示腎功能的泌尿系統,也已衰竭,應有小便不利或小便閉的證狀,或者是嚴重的心肌炎,才會有<一身面目浮腫>也.
因上呼吸道受到嚴重的感染,就好像皮膚組織受到熱水燙傷,但熱水的熱度卻不一樣,舉例言之,被攝氏六十度,八十度或一百度的熱水燙傷,當然溫度愈高,受傷就愈嚴重.鼻黏膜受到嚴重感染,黏膜的組織必然紅腫熱痛,妨礙呼吸的順暢,故<鼻塞>也,且身體為了自救,鼻黏膜組織,乃釋放出大量的炎性分泌物,故有<清涕出>的證狀,又因為嗅覺與味覺細胞,因感染而發炎,導致嗅覺與味覺功能,暫時失常,故有<不聞香臭酸辛>的證狀
支氣管不只是輕微的感染導致了咳嗽而已,而是支氣管受到了嚴重的感染,導致支氣管筋攣,而有胸口悶,哮吼,氣喘的證狀,故曰:<咳逆上氣,喘鳴迫塞.>也.
<葶藶大棗瀉肺湯方>與<大黃黃連瀉心湯方>,一看方名就知方中有幾味藥且清楚標明了其主治功能為何?在<<傷寒雜病論>>中,以五臟的肝,心,脾,肺,腎而言的方,只有<瀉心湯方>與<瀉肺湯方>,卻無<瀉肝湯方>、<瀉脾湯方>,但有<腎氣圓>卻無<瀉腎圓>,故可以大膽的推測<瀉心>與<瀉肺>之詞,應非原文,而是註解者所添加之文詞,當然註解者,如此的作法,可能希望後學者,能夠看到方名時,就可一目了然,甚麼藥治療甚麼病,立意雖好,但反作繭自縛,處處障礙.
<葶藶子>為十字花科<播娘蒿>的種子即<南葶藶子>或獨行菜的種子即<北葶藶子>.<播娘蒿>古名為<莪>又名<莪蒿>或<佈娘蒿>,其嫩莖葉可生食或熟食,是一種滋味蠻不錯的野菜佳餚.<大棗>為鼠李科植物,棗的果實,其味道香甜可口,若<葶藶子>與<大棗>煮湯來喝,亦是一道滋味不錯的佳餚,若是用來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<肺癰>這種重疾大症,恐凶多吉少,應給予<科學精製漢藥>的<黃連粉,黃芩粉,甘草粉,大黃粉>與<知母萃取精華液>,在疾病的急性期務必1~2小時就服用一次藥,才能迅速降伏病魔而轉危為安,以期能快速康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