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<痔>難伸 得<痔>大不幸
所謂<十男九痔>意指痔瘡是一種常見而普遍的大腸肛門疾病,但並非只有多數男性易患此病,其實許多女性亦然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.痔瘡常因排便時,夾雜著鮮紅的血,所以,傳統醫學很傳神的謂其名為<痔漏>.痔瘡的英文為<Hemorrhoid>乃源自於希臘文字,其原意則為血流之意,更說明了痔瘡的症狀,常伴隨下血的情形,所以,痔瘡排便下血的情形,亦自古有之,非今人尤甚也.痔瘡的發作,常因長時間的久站或久坐而引發,例如:辦公人員或專櫃小姐都是好發的族群,飲食不正常或愛吃刺激性的食物,如麻辣火鍋'麻油雞酒'燒酒雞'羊肉爐等辛辣又高能量的食物,易導致胃腸發炎造成腹瀉,以致痔瘡因而嚴重發作.又有許多人常便秘,造成大便燥結,又少喝水且不愛運動,導致胃腸蠕動緩慢,故容易形成痔瘡.根據臨床統計,長期腹瀉的人,約有兩成會罹患痔瘡,所以,不只是便秘的人,才會罹患痔瘡.事實上,痔瘡亦常因胃腸感染,導致肛門靜脈辦發炎而形成紅腫熱痛的痔核,並且痔瘡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,因此老化,亦會造成血循不良,抵抗力下降,痔瘡的形成也因而更多.痔瘡可分成外痔與內痔,還有混合痔.在肛門部位裡面,有直腸粘膜與外面皮膚的交接處,有如齒狀物的結構,名為<齒狀線>,在此線之外長出的痔瘡叫外痔,在此線之內長出的痔瘡叫內痔,若兩者皆有則名為混合痔.許多人的痔瘡常合併一些症狀,例如:疼痛,發癢,內褲沾有黏液,有時會造成肛門靜脈瓣的嚴重發炎,而有硬塊的劇痛感,甚至亦有脫肛的情形發生.痔瘡亦可分成四個階段<一>一般的痔瘡流血.<二>痔瘡若掉出來,可以用手推回去.<三>痔瘡雖用手推回去了,但還是再掉出來.<四>痔瘡長期掉在外面,就算是推回去,也是沒用.因此,痔瘡在第三或第四階段,並非內科療法可以有效解決,應以外科手術處理才可以斷除禍根.但若要一勞永逸,在外科手術處理之後,配合<<新漢醫學>>的<科學精製漢藥>,更是明智之舉.痔瘡其最顯而易見的症狀,即為大便沾血,或解便時,滴血於便盆,或是鮮紅的血沾於所擦拭的衛生紙上.在約兩千年前的<<傷寒雜病論>>就已提到痔瘡便血的症狀,例如:<<金匱要略十二-13>>:<下血,先便後血,此遠血也,黃土湯主之.下血,先血後便,此近血也,赤小豆當歸散主之.>,因此<<醫宗金鑑>>註解此條文:<先便後血,此遠血也,謂血在胃也,即古之所謂結陰,今之所謂便血也.先血後便,此近血也,謂血在腸也.一用黃土湯,以治結陰之血,從溫也.一用赤小豆當歸散,以治臟毒之血,從清也.>,前人的註解,雖咬文嚼字,說的頭頭是道,其實嚴格來說,真的還是一盲引眾盲的胡說八道,亂蓋一通.當然,基於時空背景,前賢沒有今日病理學與生理學的基礎,只能憑空臆測,我們不應苛責,但今日的傳統醫學者,亦毫不質疑,不思糾正,就是太對不起自己與周遭的親朋好友及以後的子子孫孫.
<<金匱要略十二-13>>:<下血,先便後血,此遠血也,黃土湯主之.下血,先血後便,此近血也,赤小豆當歸散主之.>我們來看,<黃土湯>的組成有<灶心黃土'乾地黃'阿膠'黃芩'甘草'白朮'附子>共七味藥.<赤小豆當歸散>的組成有<赤小豆'當歸>共兩味藥.在<黃土湯>的組成之中,可以很清楚看到,<藥食同源>,但也可以很清楚看到<藥食大雜燴>,此話何以見得呢?本方名為<黃土湯>,當然,又是因殘篇斷簡,後人錯置而將錯就錯也,害得後世醫學者,不明究理就信以為真.<灶心黃土>又名為<伏龍肝>,許多傳統醫書據此條文,莫名其妙就以為其有止血之功,事實上,有經驗的臨床實證者,將嗤之以鼻,<灶心黃土>只是一般的黃土,經過火燒之後,形成淺紅色的一般尋常礦物質而已,因其淺紅色,故雖名為<伏龍肝>,亦猶如沒有牙齒的紙老虎,中看不中用,亦只是名字取得好聽而已,至於其功效,更毋須盡信.所以,不需把它神化誇大,其有消炎止血之功也.以前在瓦斯還沒普遍化之前,一般人家的廚房,燒飯煮菜,都是用大灶,燃料亦都以木材為主,所以,<灶心黃土>多的是,若真有止血作用,在民間就會很快的留傳下來,所以,<灶心黃土>,若有消炎止血之功,豈不令人質疑也!但也因為這個<灶>,令我們更加確認了方中的許多藥材,事實上,都是廚房常用的膳食或芳香的調味佐料,例如:<赤小豆當歸散>中的<赤小豆>,即為紅豆,在紅豆中選取比較小的紅豆,即為<赤小豆>.坊間的紅豆湯'紅豆餅,都證明了<赤小豆>,確是廚房常用的膳食,亦無出神入化之功,所以,<赤小豆>雖營養可口,但用來消炎止血,也未免誇大其詞,悖離事實.
<當歸>亦具有特殊的芳香味,其味辛辣,亦是廚房的最佳芳香佐料,故<<金匱要略>>的<當歸生薑羊肉湯>,事實上,無法治<腹中痛>,反而由此可見<當歸生薑>,亦都是廚房常用的芳香佐料,其最主要的作用,是用來壓抑羊肉的腥羶味並且令羊肉湯更有一番特別的芳香味.<當歸>其味辛香,其精油亦富含致發炎物質,若是用於佐料,只要小劑量的幾片<當歸>,即可滿室生香,若是使用太多的劑量,其味濃濁,反而弄巧成拙,又因其富含致發炎物質,吃多了亦會造成身體不適.<當歸>根本無補血之功,若用來作為芳香的調味佐料,則物盡其用.所以,許多的女性吃了<四物湯>以後,會導致口乾舌燥,喉嚨痛,胃腸炎,即為明證.因此,把<當歸>用來治病,實在害人害己!<黃土湯>中的<地黃>,才真有補血之功,就如同<四物湯>,其方中的藥物,亦只有<地黃>,有補血之功.<地黃>亦有些許的消炎之功,更有豐富的修復作用.<黃土湯>中的<阿膠>,乃驢皮所製,傳統醫書記載,其有<補血潤肺>之功,亦源自於此.其實,<阿膠>也是廚房常用的佐料,就如同廚房中常用的沙拉油,豬油一樣,若添加在湯中,有滑潤易於入口下嚥的作用,若不懂事理,卻又誇大其療效,就是食古不化了!<<醫宗金鑑>>的註解:<黃土湯以治結陰之血,從溫也.>,此註解的觀點,誤認為下血的症狀,是一種<寒症>,故其治法乃<從溫也>,此說乃因<黃土湯>中的<附子>,自古即被視為大熱之藥,事實上,<附子>服後的熱感,並不如<生薑'乾薑'桂枝...等>,反而服後,口腔會有麻麻的感覺及暈眩的症狀,乃因<附子>含有烏頭鹼,故服後,會有中毒的現象,更何況下血的症狀,是一種發炎的現象,會產生紅腫熱痛的症狀,是一種<熱症>而非<寒症>.故<黃土湯>中的<黃芩>,具有消炎修復的作用,若運用於下血的發炎現象,才是對症的有效之藥.<<新漢醫學>>深知<<傷寒雜病論>>的精髓,故以<科學精製漢藥>的<黃芩粉'甘草粉'黃連粉'大黃粉>與<知母萃取精華液>及<苦參圓>,來對治痔瘡的下血症狀,將可過關斬將,亦可使沉痾大疾獲得救贖.所以,前賢為傳統醫學,劃下了許多令人不解的人為疆界,並在這些疆界上構築出無數虛妄而無謂的虛論,當這些虛論塞滿醫學者視聽空間的時候,還真會讓人錯以為這就是傳統醫學的一切真理,然而,當我們仔細品味閱讀<<傷寒雜病論>>的條文時,若能見微知著,明察秋毫,用一般的常識及理性,可能在稍許回神之間,<<傷寒雜病論>>裡面還真的珍藏著許多珍寶,等待我們去挖掘,紀錄,創新,守護,傳承並且發揚光大,所以,<<傷寒雜病論>>的精髓,不在於條文與虛論,而在其字裡行間的隻字片語,這才是最偉大的驚世珍寶!